马透之窗 祝福传递空间 投稿发布 | 赞助单位 | 赞 助 榜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透堡新闻 马鼻新闻 慈善新闻 连江新闻 放眼世界 视频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家乡新闻 > 连江新闻 >

连江87岁老人每天花不到10元 20多年捐了400万

时间:2014-04-14 09:28来源:未知 编辑发布:admin
  老人十几年前捐助两名小女孩上学,如今女孩都已长大成人,各自有了工作
  一碗青菜,一碗饭,一日三餐年年如此。连江琯头街社区87岁老人柳秀芳,每天的花销不超过10元,“抠门”得连瓶矿泉水都不愿意买。但她却把子女从国外寄回来的生活费、寿礼钱攒下来,捐给社会公益事业。20多年来,她累计捐资超过400万元。因为她的善举,近千名寒门学子得以重返校园。
   路上口渴 不舍得买水
  上周六,记者驱车前往连江琯头街社区,探访柳秀芳。虽是耄耋之年,但老人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
  “钱给出去就好,我不记心上,你们也别再报道了。”老人福州话夹杂着普通话,婉拒了记者的采访。关于她的故事,都是旁人说起。
  原来,柳秀芳老人出身贫寒,吃过不少苦,生育了3男3女。直到她的4个子女到国外发展,老人的晚年生活才好起来。本可以过上富足生活的她,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大儿子林健说,母亲吃斋,每餐一碗干饭,一碗青菜,每天花销不超过10元钱。她穿的衣服都是子女买的,她自己从来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她身上穿的这件衣服,就是9年前参加海都报“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颁奖时所穿的衣服。
  一次母亲去外地看个孩子,回来的路上口渴难忍,就想到路边店买瓶矿泉水。第一家店卖两元,她没买。再遇见一家路边店,人家要一块五,她还嫌贵,最后她还是一路忍着,回家喝水。她觉得,一瓶矿泉水两元钱,够穷学生买上两支笔。
   千名寒门学子 因她重返校园
  老人子女在国外经商,寄回来的生活费、过节费不菲,老人都用来做善事,尤其是捐资助学。
  连江小沧乡是畲族居住地,乡里唯一的小学坐落在崇山峻岭中,条件十分艰苦。寒冬,寄宿生睡在木板床上,连棉垫都没有。柳秀芳老人赶到那里,用手摸摸冰冷的被褥和木板床,流泪了,立即拿出2万元,为孩子添置了棉垫和新被褥。当了解到有4名贫困生无法继续升学,柳秀芳毅然决定承担这4个学生的上学费用直至大学毕业。
  2003年,连江县特教学校刚开办,因条件限制,200多名残疾儿童只好挤在一栋危房里上学。柳秀芳得知后,一下子捐了20万元。在她的带动下,捐钱、捐物从此展开,县政府还专门批了一片山地。如今,连江特教学校慈光教学楼集教学、试验、康复于一体,设备非常齐全。残疾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康复。
  因为她的善举,近千名寒门学子得以重返校园。
  子女儿孙寿礼 攒下来做慈善
  琯头是著名的侨乡,几乎每家每户都是侨眷。在当地,老人过了60岁,就办寿宴。一些有钱人更是年年大操大办,不仅请客,还要送随手礼,更阔绰者还要发红包。一场寿宴下来少则花费大几万元,多则数十万元。
  柳秀芳老人除了八十大寿时拗不过儿孙,办了寿宴,这些年生日仅仅是请亲戚朋友吃个饭。一位邻居偷偷说:“以他们家的经济实力,每年大操大办都可以,但老人不让。”
  柳秀芳把子女、孙辈给的贺寿礼金攒下来,一次又一次捐给有需要的人。周围邻居乡亲家里有困难,她知道了也会主动上门送钱。这不,上个月,她又给社区老人会捐了1万元,帮助社区的贫困老人。了解内情的乡亲粗粗估算了一下,这20年来,老人捐出的钱超过400万元。
  柳秀芳说:“苦过了,知道钱的好处,但用钱就要用得其所,否则就是浪费。”
  新闻来源:海峡都市报 记者 章微/文 包华/图

  为了家乡的新闻能够更加即时分享,对于提供家乡一手图文新闻提供者我们将给予50-200元不等的奖励!投稿邮箱19019131@qq.com【马透之窗 家乡网站】 查看《已获奖励者名单》

【整理发布:admin】
顶一下
(12)
100%
踩一下
(0)
0%
本站免责声明:
  1、“马透之窗”内容多为转载自互联网、民间收集、网友提供等渠道来源!其目的初衷是宣传家乡的历史文化、家乡的名人事迹、家乡的建设发展等信息,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马透之窗”拒绝发布有关政治敏感信息,请大家共同监督,如因不慎转载涉及政治敏感信息请大家即时提醒删除,谢谢!让我们共同维护家乡网站的健康发展!本站不承担稿件侵权、泄密等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有任何虚假或侵权信息,请联系我们确认后更正或删除,谢谢。
  3、马透之窗欢迎您!请记住我们网站的地址 www.MaTou.cc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