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透之窗 网站简介 | 投稿发布 | 赞助单位 | 赞 助 榜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文化 >
  • [历史文化] 马鼻镇墩里村志《七星墩风物志》 日期:2014-05-11 17:42:25 点击:2234 好评:23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历了几百年沧桑变化的墩里村,在瞬间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改变着。   福温铁路的开通,可门港的建成,必然给马—透平原带来巨大变迁。可门港经济区的兴起,势在必行,那时,马—透平原将高楼林立,成为可门港经济...

  • [历史文化] 马鼻滩涂泥撬 日期:2014-04-04 16:54:59 点击:970 好评:2510

    泥橇,又名木马、土溜、土板,它是我县沿海一带渔民讨小海的作业工具。头部呈上翘状,突起约8公分,长约1.8米 ,通高55公分,宽约18公分左右,前部有一根30公分左右的木柱固定在橇板上,相传由明朝名将戚继光仿照大明四宅之制,创造了这种似雪橇一样的海滩泥...

  • [历史文化] 福州晚报:透堡古道话今昔 日期:2013-09-29 22:25:45 点击:1854 好评:3902

    □史林折枝■阮道明文 透堡古道深藏于连江炉山山麓之中,北起透堡登云桥,南至长龙与浦口交界的乌岩岭,全长17公里。相传唐代透堡人章寿,开元年间(713741)硬生生地在崇山峻岭中辟出一条羊肠小道。章寿羽化成仙后,乡民称其为章仙,称古道为章仙古道...

  • [历史文化] 透堡历史大事记 日期:2013-09-26 16:16:00 点击:2445 好评:732

    晋 汉末晋初(206年274年) 据旧县志记载,透堡炉山是道教发祥地。汉末晋初为道教修炼之所,曾是唐代道家36洞天72福地之一。 太康三年(282年) 始设温麻县(今连江县)隶晋安郡,透堡属之。 晋永嘉间(307-312年) 岭兜郑氏于西晋间迁入透堡。据郑思肖菊山翁家...

  • [历史文化] 马鼻镇简介 日期:2013-09-23 11:35:29 点击:1171 好评:35

    马鼻镇位于罗源湾腹部西岸,与罗源县松山镇毗邻,是连江县境最北一个重镇,镇驻地马鼻,海拔5米,距县城45公里。明代筑有防倭城堡,副总兵戚继光率部在此全歼倭寇。清代设有总汛,建有马鼻、浮曦、高洋岭等烟墩台寨。该镇因海边有一叠岩石酷似骏马的鼻子而得...

  • [历史文化] 透堡简介——历史文化长廊 日期:2013-09-15 09:27:00 点击:1407 好评:18

    透堡位于连江县境东北罗源湾畔,镇驻地透堡,海拔10米,距县城43公里。该镇是宋末爱国诗人 郑思肖 的故乡。明嘉靖间建有城堡,副总兵戚继光曾驻屯这里进剿倭寇。清初迁界有不少居民被迫迁徙内地。清末辛亥革命时透堡是革命党人重要活动基地,民国时期是闽东...

  • [历史文化] 透堡历代进士名表 日期:2013-09-12 17:57:00 点击:438 好评:10

    郑 瑜 宋熙宁三年(1070年), 将作监簿 郑 玠 宋熙宁六年(1073年) 郑南卿 宋崇宁二年(1103年), 朝奉郎 王元鼎 宋政和六年(1116年), 建州路提刑 王聿求 宋建炎二年(1128年), 光泽知县 王元量 宋绍兴五年(1135年), 朝奉郎 郑 甄 宋绍兴五年(1135年) 黄茂材...

  • [历史文化] 关于郑思肖的石刻 日期:2013-09-07 21:36:31 点击:700 好评:193

    郑思肖(1241~1318) 字忆翁,号所南,宋末诗人、画家。连江透堡(今属 福建 )人。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以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原名不详,宋亡后,隐居苏州,改名思肖,表示思念赵宋,取肖从□之意。...

  • [历史文化] 透堡宗祠 日期:2013-09-07 15:55:36 点击:1462 好评:583

    宗族祠堂 据1994年调查,透堡全镇计有37个姓氏,其中只有8个姓氏先后建有宗祠20座。其中宋代3座、明代7座、清代9座、民国1座。 (一)郑氏宗祠 计4座。其中塘里村2座、透堡2座。塘里岭兜郑氏宗祠,系宋两优释褐状元郑鉴和爱国诗人郑思肖的祖祠。始建于宋嘉定六...

  • [历史文化] 透堡光复会旧址--棋盘堂 日期:2013-09-07 14:40:30 点击:411 好评:16

    清末,连江县透堡、朱山、岗下等地秘密组织反清王朝的广福会。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透堡棋盘堂成立连江广福会。在此基础上,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组织连江光复会,并成为福建同盟会的分支组织。吴氏宗祠是当时会员的秘密联络点和聚会场所。宣统三年(1911...

  • [历史文化] “二三”革命纪念碑 日期:2013-09-07 13:17:12 点击:403 好评:92

    在 透堡 棋盘堂边,原系一块小丘陵。民国24年(1935年)初连江红军被国民党重兵围剿失散,其中红军第七军团组建的北上抗日先遣队部分伤病员被捕而殉难于此,尸体堆埋于土坑中。1955年县政府拨款建纪念碑,并安葬烈士遗...

  • [历史文化] 透堡历史名人-【林孝吉】 日期:2013-09-07 13:15:26 点击:595 好评:12

    ...

  • [历史文化] 透堡土地革命纪念亭 日期:2013-09-07 13:14:03 点击:239 好评:48

    透堡土地革命纪念亭 在透堡高山南麓,即今镇政府右前侧。1984年县拨款建造。混合结构,亭为歇山顶,双层六角,上盖琉璃瓦。亭中立青石碑,碑名透堡土地革命纪念碑由陈云飞题写。石碑背面刻透堡土地革命简况。...

  • [历史文化] 透堡镇古井 日期:2013-09-07 13:11:54 点击:515 好评:21

      透堡境内群山环绕,植被茂密,溪流发育,地下泉水丰富。先世居民多挖井汲水饮用,相对于直接取之溪河之水,井水更为卫生方便,又能备作干旱用水。因而凡是稍大的自然村历代皆有水井。有的井因地理变化已干枯报废填没。20世纪80年代后,居民普遍饮用自来水,多数水井...

  • [历史文化] 解放初期难得的图片 日期:2013-09-07 13:08:00 点击:848 好评:16

    ...

  • [历史文化] 郑武国烈士 日期:2013-09-05 22:00:07 点击:1476 好评:402

    家乡的骄傲,当兵人的骄傲! 向在自卫还击战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敬礼!...

  • [历史文化] 福建省级文化名镇连江透堡镇“三绝” 日期:2013-09-05 21:06:03 点击:733 好评:14

    透堡镇地处连江县东北部,背靠我国36洞天、72福地之一的福地炉峰,前临东海明珠罗源湾,是一个历史悠久、文物丰富,风景秀丽的古镇。它既是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又是福建省定革命老区基点镇。现在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也已通过初...

  • [历史文化] 透堡道教院观及民间宫庙 日期:2013-09-05 20:59:07 点击:202 好评:0

    (一)元沙院 当地人称沙院。在透堡北门外叶舍头。旧县志记载为唐大中元年(847年)始建。后圮,仅留遗址。 (二)三仙观 亦名三真观。在透堡北门外炉峰麓。旧县志载始建于元至正十五年(1255年)。清林树善修。占地2亩多,环境优美。清贡生杨龙标赋诗赞曰:踏遍平芜...

  • [历史文化] 透堡爱国诗人--郑思肖 日期:2013-09-05 20:55:38 点击:96 好评:2

    郑思肖(1239-1316),连江透堡人,初名某,宇忆翁,号 所南,宋末爱国诗人、画家,尤工墨兰,其名荣列苏州贤土 林,是连江的光荣和骄傲,据《中圆文学史》载,他的诗歌在 《心史》未传世之前,为世所知只有《郑所南百二十图诗》和 《锦钱余笑》两本。原来1283...

  • [历史文化] 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对“革命母亲”杨母的深情厚谊 日期:2013-09-05 20:53:13 点击:1153 好评:718

    (连江县博物馆里不平凡的手杖) 在连江县博物馆陈列室里,珍藏着一根不平凡的竹手杖。这根长约95厘米的竹节手杖,表达了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对革命母亲杨母的深情厚谊,见证着共产党员一段光荣的革命历史。 杨母,原名王水莲,连江县透堡镇南门村人,是土地革...

栏目列表